检察文化 首页/ 检察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专栏】东北抗联精

不畏艰苦、百折不挠的艰苦奋斗精神

时间:2020-10-21

来源:汤原县人民检察院

编辑:刘丽红

录入:杨璐

审核:朱孔林

【字体:  

  东北抗联精神是东北抗日联军在反抗日本帝国主义武装侵略斗争中表现出来的对党、对祖国、对人民赤胆忠心,对敌人深恶痛绝的爱国主义情怀,英勇战斗、不怕牺牲的大无畏英雄气概,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优秀精神和团结合作、共同对敌的崇高品格。  
  不畏艰苦、百折不挠的艰苦奋斗精神,即在极端艰难困苦的时期,东北抗日联军以当代人类难以生存的条件,进行着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反侵略战争。他们坚忍不拔,不屈不挠,与敌人苦斗周旋,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和乐观主义精神,表现了抗联将士们誓与日本侵略者血战到底的顽强意志和坚定信念。东北抗联不畏艰苦、百折不挠的艰苦奋斗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东北抗日斗争的极端艰苦性
  东北抗日斗争是中国战争史上乃至世界战争史上最为艰苦的一篇,东北抗日联军经历的艰苦是难以想象的。东北的自然环境恶劣,冬季时间长,冰天雪地、寒风刺骨。1938年冬,北满抗联部队为冲破日伪军包围圈,开辟新游击区进行西征。李兆麟率部队在零下30至40多度的气候里行军和战斗,抗联将士们被冻得断趾裂肤,“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就是当时生活的真实写照。由于敌人的严密封锁,抗联指战员在长期对敌斗争中缺粮断饮,无衣无食,经常以吃草根、嚼树皮、喝雪水、啃马皮裹腹。所需粮食和棉衣,也得用战士们的鲜血和生命去获取。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东北抗日联军是以当代人类难以生存的条件,进行着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残酷战争。
  二、东北抗日斗争的极端残酷性
  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后,对东北人民风起云涌的抗日斗争,进行了疯狂镇压和残暴屠杀,致使东北抗日战争异常残酷。日伪当局为巩固其殖民统治,以达其战争目的,对东北抗日联军进行多次大“讨伐”。“讨伐”中采取定期、定点、定线分兵包围和篦梳山林、铁壁合围、陆空配合等战法,疯狂围剿,穷追不舍,致使东北抗日联军遭受严重打击。日军在军事“讨伐”同时,还在政治上进行诱降,推行“宣抚”政策,派汉奸、特务对意志薄弱者进行收买。经济上进行封锁,严禁粮食、服装、火柴、食盐等日常生活用品及药品流入游击区。同时大搞“归屯并户”,制造“无人区”,对支援抗联的群众即以“通匪”论处,大肆屠杀,一次就屠杀二三百人乃至七八百人的大惨案举不胜数。日伪统治者为破坏中共党组织和反日群众组织,多次组织“大检举”。日军实行的烧光、杀光、抢光政策举世罕见,可见日本法西斯统治手段之凶狠、残暴和毒辣。
  三、东北抗日斗争的极端复杂性
  当时的中国正处在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下,因而给中国抗战带来了复杂局面,东北抗日斗争也就呈现出极为复杂的特点。
  日本侵略中国的期间正是中国第二次国内战争期间,国民党政府对日军的入侵采取不抵抗政策,而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却进行疯狂的连续不断的“围剿”。中国共产党不仅要领导红军进行反“围剿”斗争,而且还要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抗日斗争,在方针、政策和战略战术方面都有不同。而且,当时党内正在执行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给东北抗日斗争带来重大损失,导致东北抗日斗争形势的复杂。
  在东北战场上有名目繁多的抗日部队,既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又有大大小小的抗日义勇军和山林队。党和抗联部队如何对待这些抗日武装,确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有个实践、探索和积累经验的过程。当这些抗日武装能够紧密团结,共同作战的时候,东北抗日斗争就会出现好的形势。反之,就会出现不利和复杂局面。


联系地址:汤原县人民检察院 邮编:154700
版权所有 黑ICP备05000574号-2